尊龙人生就是傅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岁仙踪林贰佰信息网|

  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加可能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雖然從50年代後期就有學者開始研究,但直到80年代初,這一論點才逐漸為科學家們接受和認可。隨之,不少學者又對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帶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影響進行了研究。多數結果認為,如果人類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加以限制而任其發展,那麼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來說將是弊大、利小,甚至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這些結論引起了政治家和政府決策人的關注。80年代後期尊龍人生就是傅,國際上召開了一系列有政府首腦出席的高層次國際會議,研討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和對策。這標志著氣候變化問題,已由科學研究階段發展到了社會輿論階段。

  1988年11月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聯合發起,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成立後立即著手組織專家,根據已有的氣候變化研究的成果,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提出一份權威性的科學評價報告。1990年11月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共同發起,召開了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大會的第一階段為科學會議,由科學家們審議並通過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提交的氣候變化的科學評價報告;第二階段為部長級會議,研討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和對策。會議還通過了“部長宣言”,宣言指出:不應以科學上尚無充分把握為由尊龍人生就是傅,推遲採取經濟上可行的措施以防止此種環境惡化。同時“要求繼聯合國大會第45屆會議,就進一步開展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的途徑、辦法和方式建議作出決定後,毫不遲延地開始此種談判”。“供1992年6月在裡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時簽署”。

  1990年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作出了45/212號決議:“為人類的現代和未來而保護氣候”。決議中決定設立氣候變化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制訂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進行談判。這就使氣候變化問題由社會輿論階段進入到社會行動階段。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第一輪談判于1991年2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到1992年5月9日達成協議,前後歷時15個月,先後共舉行了五輪六次談判,第一次相隔約3個月,每次談判約10個工作日,其中,第五輪談判進行了兩次。參加第一輪談判的只有60多個國家,而後來最多時有近110個國家、800多人,這麼多人來談判一項文件確實很難進行。

  公約的談判可以說是白手起家,開始什麼文件也沒有。先談如何組織談判,成立委員會和分委員會,選舉主席和副主席,然後談框架公約應包含哪些要素。以後讓各國代表團提出框架公約的建議草案諾貝爾獎!。到第二輪談判時,一些代表團陸續提出了自己對公約的建議案文。到第三輪談判時,共有建議案文20個,其中,只有兩個出自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中國拉斯克醫學獎,一個是印度,其它都是發達國家的案文。談判委員會秘書處根據這些建議案文,搞了一個綜合案文。第四輪談判就是對這個綜合案文進行逐條的討論、修改。由于各國利益、立場、觀點相差甚大,因此,討論起來很難統一。往往一小段文字或一句話,甚至一兩個字討論一兩個小時還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為了加速談判進程,對于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文字,用方括號括起來,留待以後解決。因此,方括號內的文字有時是一個字、一句話、一段話或一整頁。這一輪談判下來,總共留下400多個方括號。第五輪談判原想通過談判逐漸去掉或減少方括號,以達成一個統一的案文。但談判的結果,不但方括號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了600多個。這樣就不得不增加一次談判。在這次談判之前,談判委員會主席在巴黎召集了一個小範圍的會議,由出席談判的主要代表團團長參加。磋商出了一個一攬子解決的方案。即不去逐個解決方括號,而是集中討論多數代表團能接受的意見,重新搞一個比較原則的案文。在第五輪第二次會談時,就是以這個一攬子方案的案文為基礎進行重點討論和修改。同時,談判委員會號召各代表團顧全大局、能予妥協,使談判有所進展,為世界環發大會作貢獻。盡管如此,對一些重點問題的談判仍然很艱苦,往往持續到深夜或凌晨。會議原訂5月8日結束,後破例延長一天,到5月9日晚上才達成協議。這就是提供給環境與發展大會正式簽署和公布的文本。實際上這個文本是一個妥協的產物尊龍凱時APP下載。,各類國家對它都不盡滿意,但又不得不表示贊成。因為當今世界已經把保護氣候作為一面旗幟,有些國家是想抓這面大旗,更多的國家雖不想抓旗幟但也絕不願承擔破壞談判的罪責上海景點,。

  我國政府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制訂和談判十分重視,派出了以外交部條法司司長為首、陣容強大的代表團,自始至終地參加了談判。我國代表團的成員有國家氣象局和國家環保局的領導以及能源部、國家科委、國家海洋局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農業部等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代表團談判總的方針和預案經過國務院環委會和氣候變化協調小組的審定、批準。我代表團在談判過程中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參加談判,並盡力促成談判的成功。中國代表團首次提出了我國對公約全文的建議案文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對其它公約而言,我國還不曾這樣做過。在談判中,我們又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七十七國集團,密切協作,相互配合,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積極的建議和修改。在談判中,中國代表團被公認為是重要的一方,不可忽視的力量。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框架(Framework)這個詞的意義在于說明,公約的內容還比較原則,有待以後充實,特別是要用議定書(公約的一種附件)的形式使其具體化。公約包括前言、26條正文和兩個附件。

  前言主要是制定本框架公約的根據、背景,但其中也包含了重要的原則。如第三小段“注意到歷史上和目前溫室氣體的排放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均排放仍相對較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中所佔的份額將會增加,以滿足其社會和發展的需要”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這一小段文字有極重要的意義:1、它引入了“人均排放”的概念,這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所堅持要寫入的。目前,我國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佔世界第三或第四位,如按總量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那對我們是很不利的。限制了總排放量就等于限制了我們能源的發展和使用。而按人均排放來計算,我們只及發達國家的1/10至1/6,甚至還不到全球人均的一半。按人均來限控,就使我們有一個寬鬆的發展經濟和能源的國際環境;2、指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的份額將會增加,這就是說,要限制和控制的是發達國家。而對發展中國家不僅不限,而允許其排放量增加。又如第七小段闡述了主權原則。這對發展中國家也是重要的。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常以保護氣候為由,指責一些發展中國家對其自身森林資源的砍伐、利用,使這些發展中國家十分惱火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為了保護氣候需要保護森林尊龍人生就是傅,甚至更多地植樹造林,但森林資源本身是屬于各國的主權,各國有權按需要砍伐、更新、利用其自身的森林資源,別國無權幹涉。這一段文字明確了對待這一問題的原則。

  第一條是公約中專業用語的定義。這些定義並不一定是指這些詞在科學上的定義,而是指其在本公約中的含義,以免由于用語定義的不同解釋,而造成對公約內容理解上的差異。

  第三條原則,共有五款。第一款的原意是:過去和當前大氣中所增的溫室氣體主要源自發達國家,他們對全球氣候變化負有主要責任,應率先採取行動,對這一原則發達國家口頭上並不否認,但在文字上不願寫得那麼明確。經過爭論、妥協,寫成了締約方“根據他們共同的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因此,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當率先對付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

  第四條承諾,是本框架公約的核心,原來西歐國家要求在本條內寫入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限制內容。如“到2000年各發達國家應把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到2005年再降低20%”。這麼寫對西歐國家問題不大,他們水電和核能所佔的比例大,現在的總排放量已基本穩定,而對美國而言就有很大困難。它必須耗費巨資(3萬億美元)尊龍,,改造現有的能源結構才能做到,所以,美國堅決反對。最後公約沒有把這些內容寫人。因此,整個公約中沒有很具體的限制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承諾。這對于我們這樣的國家而言也並無害處尊龍凱時人生就是博!,。作為承諾,本條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對附件一中所提到的國家,要求他們制定國家政策或採取相應措施,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目標是回復到1990年的水平。至于何年達到這一水平並無規定,實際由各該國家自報,以後定期由締約方會議評審。規定附件二中所列的國家和其它發達國家,應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以支付發展中國家的所需,包括用于技術轉讓的資金以及應付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費用等。對于發展中國家,本條第七款規定:“發展中國家締約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約下的承諾,將取決于發達國家締約方,對其在本公約下所承擔的有關資金和技術轉讓的承諾的有效履行。並將充分考慮到,經濟和社會發展及消除貧困是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的首要和壓倒一切的優先事項”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這段話的意思是,發展中國家首要的任務是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因而允許其排放量繼續增長;對發展中國家採取的應付氣候變化的措施,取決于發達國家提供資金的多少。此外,本條還規定發達國家要定期編制和提交其溫室氣體的源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匯、排放、清除等事宜的國家清單報告。而對發展中國家則未作如此要求。

  第五條研究和系統觀測。文中指出要支持和資助研究、數據收集和系統觀測的國際和政府間計劃和站網或組織,同時,有必要盡量減少工作重復;支持旨在加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系統觀測及國家科學和技術研究能力的國際和政府間的努力。這些都是氣候的觀測和研究的有關內容。目的在于加強這些方面的國際合作,提高其能力和水平。

  第十一條是資金機制。為了應付氣候變化,發展中國家需要新的和額外的資金,這些資金一般由發達國家或有關國際金融機構提供。本條對此項資金的管理渠道等作了規定。

  第十三條到第二十六條稱為最後條款。這是一般國際公約都共同具有的條款,內容大同小異。為的是對公約的加入、批準、修改、表決、簽署、生效、退出等作出法律性的規定。

  在本公約文本達成協議之後,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本身沒有規定具體的溫室氣體的限控指標,那麼公約還有多少實際意義?有人則認為框架公約目前只起宣傳輿論作用。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他們沒有看到公約的潛在的巨大經濟意義。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各國都派出了高級代表團,許多問題上互不相讓,這就是由于它涉及各國的經濟利益。美國總統布什在框架公約文本達成協議的第二天,正式宣布他將去巴西參加環發大會,因為文本最後遷就了美國而未寫入具體限控指標的要求,否則,布什是不會去的。

  事實上在框架公約生效之後,就要開始公約議定書(公約的附件)的談判。議定書將要明確規定對發達國家的限控指標。目前的框架公約算是起了個頭,“緊箍咒”還在後頭。因此,不能說框架公約對溫室氣體的限控沒有意義尊龍人生就是傅。更為重要的是,有了這項公約,各國政府和決策者就能看出,今後總的目標是要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控制19歲仙蹤林貳佰信息網,對發達國家要降低其總排放量,對發展中國家雖可繼續增長,但其排放量的增長率亦要降低。有了這個總目標,各國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調整其能源結構和相應的經濟政策,以逐步適應這一要求。這對世界經濟和市場有著巨大的影響。歐洲共同體已經決定,從今年起增加汽油附加稅每桶3美元,用以限制汽油的消耗,並將所得之錢用以治理和保護氣候。目前歐洲的汽油價格是美國的三倍。現在歐洲實行了汽油附加稅,以後稅率還將逐步提高。這樣一來,歐、美之間的不平衡將更為加劇。這種失衡必將在外貿和國際市場上反映出來,衍生出許多經濟矛盾。而一些海灣國家則估計,有了這項框架公約,他們每年要減少幾百億美元的收入。可以預見,公約對世界經濟和市場的影響,今後會變得更為明顯和巨大,遠非一般國際公約可與之相比的。

  今年6月初在巴西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開放了兩項國際公約供各國簽署,即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這是作為環發大會的內容和成果。按聯合國的規定:公約需由國家元首(總統、主席、國王)、政府首腦(總理、首相)或外交部長簽署尊龍人生就是傅。如其他人簽署,則需在簽署前遞交政府的委任書。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在6月4日正式開放供簽署的。第一個簽署的是巴西總統科洛爾。我國李鵬總理于6月11日中午飛抵裡約熱內盧,當天下午4點半即在環發大會主會場外的門廳簽署了這項公約,簽署時有一個簡短的儀式。到場的還有我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宋健、齊懷遠尊龍人生就是傅、劉華秋、劉江、鄧楠、鄒競蒙、曲格平等領導同志尊龍人生就是博官網登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奧巴西、公約談判委員會主席裡佩爾等也到場。

  我國是簽署公約的第61個國家,但卻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的第一個成員,也是第一個大國的政府首腦。繼李鵬總理之後,在6月12至13日,英國首相梅傑、德國總統科爾、美國總統布什、加拿大總理馬爾羅尼、法國總統密特朗等也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了公約。到6月14日共有153個國家和歐共體簽署了公約。其中有71個是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簽署的,其它則是由外交部長或其他部長簽署的。在短短幾天內,有這麼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親自簽署一個國際公約尊龍人生就是傅,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這本身也可以說明,各國政府對這個公約的重視;說明它具有重要意義。6月20日起這份公約移至紐約聯合國總部,繼續開放供各國簽署,目前共有160多個國家簽署了公約。

  公約簽署之後,各國還要把公約提交議會(我國是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然後將批準書送交聯合國。等聯合國收到第50份批準書後90天,這份公約開始生效。就目前情況估計,這份公約要到明年才能生效。

  公約生效後要召開締約方大會。這是最高權力機構。為了準備第一次締約方大會,今年秋季將再召開一屆氣候變化公約談判委員會會議。第一次締約方大會將就它本身今後的工作,以及如何設立秘書處、科技咨詢委員會、履行委員會等附屬機構及其議事規則等作出決定。同時,還要商量何時、如何組織議定書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