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覽2008年的科普市場,正如歌中所唱英知文子,“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英知文子,科普出版好像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平平淡淡、不溫不火從事科普出版的還是那幾家出版社,科普原創隊伍還是一如既往地人才缺乏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翻譯著作依然勝過原創,科普作品仍然不多。這與近幾年國家大力倡導科普、增加投入的大環境並不相稱。所幸在這不甚繁榮的科普市場中,評選出的2008科學文化與科學普及優秀圖書不是“矮子中的將軍”,它們也還依舊“寂寞而美好”著,其內容精致、制作精良,堪稱佳作。
2008科學文化與科學普及優秀圖書年度推薦活動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由于2008年雪災、地震等大事不斷加上紙價上漲,2008年的整個出版業呈現出不景氣的狀態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為了更充分地搜集該年度出版的科普圖書,反映科普出版的現狀,2008年度推薦活動被延後至年中。7月3日,2008科學文化與科學普及優秀圖書評審會在科學時報社舉行,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情報方法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的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推薦活動的評審工作。
在近百本科普著作中,能入得評委們法眼、榮膺推薦書目的圖書都有著自身的特質,它們或是厚積薄發、或是新穎別致,當然也有一些有特色有思想的書由于種種原因頗為遺憾地與獎項失之交臂。
《中國景色》是評委們一致看好、大力推薦的科普書,尤為難得的它是一部原創著作。該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國家地理》的“掌門人”單之薔。《中國景色》匯集了《中國國家地理》自1999年1月至2008年底10年共計120篇卷首語。這120篇卷首語遍寫了祖國山河大地。圖文並茂的《中國景色》,圖片來源于《中國國家地理》,質量當然絕佳,而單之薔的文字功夫更是了得,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在書中能看到對現代科學技術主義的反思,對現代人生活空間的深刻洞悉。因此,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傑盛贊此書,認為該書“第一有思想,第二是有考證,第三有文採,是一本難得的原創科普佳作”。
《歐幾裡得在中國:漢譯的源流與影響》亦是來頭不小。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在數學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都佔有極高的經典地位。而1607年的漢譯《幾何原本》在科學翻譯史上,又是一項傑出的成就。利瑪竇與徐光啟篳路藍縷,以古文風韻,譯拉丁原典,風格傳神,梁啟超曾贊其為“字字金珠美玉”。在荷蘭漢學家安國風看來,利瑪竇與徐光啟合譯並為中國引進此書如此重要,于是他寫了一本數百頁厚的書《歐幾裡得在中國》來對此事作專題研究。而今,此書又由我國數學史專家紀志剛教授譯成中文。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江曉原說:“如果說當年意大利人利瑪竇與中國學者徐光啟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堪稱珠聯璧合的話,那麼今天荷蘭漢學家安國風與中國紀志剛教授的合作,也同樣當得起這四個字。”兩次珠聯璧合的疊加產生的這本書當然是再優秀不過了英知文子。
《“天”生與“人”生生殖與克隆》是又一本難得的國內原創科普作品,作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院士寫科普很難得,院士把科普寫好就更難得了,《“天”生與“人”生》是這樣一本難得之作。不僅內容科學、生動,清晰而到位地詮釋生殖與生育、克隆與克隆人的諸多問題,總體結構也頗為別致以一封給克隆人的信開始,兩封命運截然不同的克隆人的回信結尾。在北京市科協主席王渝生看來,無論是著作本身還是從鼓勵科學家創作科普的角度出發,該書的入選都當之無愧。
費曼是國內讀者比較熟悉的科學公眾人物,關于費曼的書也引進了不少,但《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的獨特之處用費曼女兒米雪的話來說是,“關于我父親的書很多,不過那些書都取材于口述的數據。但現在你看到的這本書,都是他親筆寫的信,這些信自己會說話。這些信綜合起來,展現出一種前所未見的費曼的特質”。《費曼手札》是米雪選出的費曼的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編輯而成的。書中信件基本上按時間順序排列,讀之就如同跟隨費曼走過了他傳奇而真摯的一段人生。裡面有費曼寫給第一任妻子阿琳的信、有寫給他母親的信,還有他請辭美國科學院院士、拒絕接受大家都很高興接受的恩惠的信件。名人的私人信件在很多情況下並沒有打算發表,因此保留了很多真實的情景。清華大學教授劉兵說:“閱讀名人的私人信件還讓讀者的某種窺視欲得到滿足,尤其是閱讀首次發表的私人信件。”
《阿基米德羊皮書》也是一本好玩而新奇的書。在書剛剛面世,吳國盛、江曉原都買來一氣看完。12世紀的歐洲還沒有紙,羊皮紙是昂貴而稀有的記錄工具,羊皮書經常會被洗淨了重新刻字。阿基米德的抄本同樣是此命運。但這部抄本歷經劫難不死,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它寫成之後,又被人擦除英知文子,重新抄上其他文字,遭到毀壞,留在古修道院的書架上無人問津。這部抄本還經歷過十字軍東征和世界大戰,從東到西,飄流海外。後來威廉諾爾和熱維爾內茲自從1998年重新發現該書以來,一直在研究其中內容。該書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從一本羊皮祈禱書中將已經被刮去的阿基米德原著復活的故事。
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正威脅地球環境,氣候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但天氣現象絕對不是最近才開始對人類造成深遠影響。《天氣改變了歷史》講的是人類歷史被天氣和氣候改變的故事,精彩萬分,融合了知識、娛樂、驚奇等元素于一身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想知道天氣如何插手人類事務,人類又用過哪些手段企圖插手天氣現象呢?這些小故事都在這本書裡面。
此外,入選的其他幾本書英知文子尊龍凱時,《無人讀過的書》、《好滿足》的內容精良,書名別致可愛,評委們對這兩本書的的裝幀更是贊不絕口。《守望雪山精靈》是國家靈長類專家組組長龍勇誠的科考手記,文字樸實可愛,該書被作為向少年兒童推薦的科普著作而入選。《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內容翔實、又是時下流行話題而毫無爭議地榮登推薦書目。
2006年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野性亞馬孫》,重新包裝後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再版了。諸評委都認為不管有著多麼輝煌的過去,本次推薦活動都應該一視同仁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再版書和其他參評書一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三年前王渝生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評委,給《野性亞馬孫》投了一票,但這次他卻沒同意該書的入選。他說:“時隔三年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野性亞馬孫》又出版了,我記得當時給它評獎時我們都寫了鑑定意見英知文子,給書指出了不足也提了建議,三年之後這本書再版,卻還是原封不動,未免有吃老本之嫌,我的意見是能不能根據出版後讀者的意見作一點修訂。而且這本書作修訂版完全有可能,作者是中國人、又比較年輕。”
有著同樣命運的還有《寂靜的春天》,作為世界環境圖書的開山經典之作,這本書的分量自不待言。在江曉原等評委看來,《寂靜的春天》雖然有40餘年歷史,但對于當下的中國仍然有推薦的意義,而且該譯本也比初譯本質量有很大的提高。但王渝生堅持認為該書不能入選推薦書目,理由還是內容單薄,“重版能不能在忠實原著上作一點點加工?比如說譯者注,比如說附錄。這樣可能讓讀者有新鮮感,也能體現譯者、出版社的用心所在”。
作者能否成為評委?按照慣例,這樣的圖書同樣能成為參評書,只不過票選的時候,作者作為評委需回避。在評選會上,劉兵提出了劉華傑著作《草木相伴》也是2008年度一本質量甚佳的原創博物學作品。這本植物隨筆集透過劉華傑如何與植物結識的一個個小故事,介紹了存在于我們身邊的植物,還提供了與正文真實對應的高精度植物彩色圖片。然而遺憾的是,該書出版社對此書的推廣發行並不特別重視,也沒有將此書上報為參評書。在評委們的要求下,本週刊記者打車前往京城中關村各書店購買卻沒能找到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劉華傑苦笑道:“我想買這本書都無從買起,很多書店都沒有這本書。”因評委無緣一睹此書科學研究,《草木相伴》也未能成為推薦圖書。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的《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和《天氣改變了歷史》一樣也與氣候有關,這本有著與主流思想不同觀點的圖書未能成為推薦書的原因,是觀點太有爭議,考慮到輿論導向,劉兵認為相對于推薦圖書英知文子,《全球變暖》更適合自身閱讀。
原創科普著作遜色于翻譯著作似乎是這些年來的常態。王渝生說:“翻譯的科普作品整體質量比原創作品要高,我發現原創的科普圖書有不少大部頭的叢書,裡面各種層次的都有,但我看不出叢書總的指導思想和線索脈絡,有點像把一大堆淺顯的、甚至可以懷疑為自網上下載的科學知識分門別類地放在一起,像攢出來的書。相反,做得好的譯著不是如此。這次入選的圖書,有談阿基米德的,有談歐幾裡德的英知文子,還有談費曼的,這些科技人物耳熟能詳,但這些書都有深度,而且別出心裁有趣味,能深入淺出。我參加過不少圖書評獎,他們為了鼓勵原創作品,對原創和翻譯作品的入選會有一定比例,我們沒有這個規定,但還是有適度的傾斜,結果翻譯圖書還在十本中佔到七本,我希望以後不是有意地照顧原創,而是原創能真正地繁榮起來。”
翻譯類圖書數量多,質量也頗佳。江曉原很欣賞這種狀況,“翻譯書在我們的推薦書目裡佔有大部分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實際上很常見,我記得德國漢學家顧彬說過,在德國90%的書是引進的,日本也是如此,它們把歐美好的東西全部翻譯過去了”。劉華傑則認為翻譯的圖書還是有些單調,英語類的佔有絕對優勢,其他語種的圖書微乎其微,“我們國家既然這麼重視科普,為什麼不把全世界優秀的東西翻譯過來諾貝爾獎!,蘇聯這二三十年就沒有優秀科普著作了嗎?還有西班牙的、荷蘭的等等都應該有所涉獵”,他說。
再版書是今年參評書的一個特色,劉兵和江曉原認為書的再版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好的書應該不斷地被出版社推出,不斷地被新讀者來讀,王渝生也提到再版書的一個缺陷是很少會對內容有修訂和增補,這是不恰當的尊龍人生就是博官網登錄。
雖然這些年政府大力倡導科普,投入很大,但科普的隊伍沒有與此相應的成長和發展,這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科普作者的數量還是少,像單之薔這種人才評委們都認為極為難得,需要花大力氣發掘。其次,譯者隊伍沒有建立起來,英語世界的譯者相對多一些。其他語種、小語種很難找。稿費低到完全是奉獻是譯者隊伍建設不起來的原因之一。譯者的質量直接導致了譯文質量難以保證。再次,作科普的出版社還是幾家老面孔,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湖南科技出版社依然是出版的重鎮。但評委們也提到近兩年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了一些科學文化類的圖書,選題都頗為新穎,說不定會成為加入科普出版的新生力量。再有就是出版社即使出了科普著作,也往往不重視發行,《草木相伴》是一個典型例子。這次少兒類科普圖書參評的很少,劉兵說:“也許反映出版社作少兒科普更多關心市場,對評獎不太關注。”他希望科普圖書在發行、宣傳環節還要多下功夫。
評委們一致認為在科普大環境很好的情況下科普出版依舊平淡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他們希望科普人士能就此分析原因,尋求對策並真正繁榮我們的科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