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五,特朗普政府宣布,將NIH的間接經費削減到15%,至此,數日前《知識分子》報道過的特朗普凍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撥款之後(特朗普的暫停鍵,會影響NIH400多億預算的發放嗎?),對于這個預算超400億美元的龐大機構,靴子終于部分落地了。
禍不單行的是,同日,根據《科學》雜志報道,白宮為美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提出的預算數字為30億美元,而相比之下,該機構目前的預算是91億美元,削減幾乎2/3。
根據那篇《科學》雜志的報道:NSF預算的削減幾乎肯定會降低研究人員獲得 NSF 資助的機會(目前為1/4)。一位美國高等教育遊說者評論道:“如果成功率下降到 10%,那為什麼還要申請呢……如果研究人員無法在美國獲得資助,他們可能會決定離開美國。”
社交媒體上,馬斯克曾寫道:“你們能相信嗎?擁有數百億美元捐贈的大學竟然要從研究經費中抽取60%作為‘管理費用’……簡直是敲竹槓!”
間接經費的支出始于1950年代,從那時開始,NIH在每筆撥款中增加8%以支持間接支出。後來,該比例增加到20%。但從1965年起,該機構開始使用聯邦政府和各個受贈機構之間協商的費率。
對于學院、大學、非營利組織和醫院,這些談判通常與 NIH 的母機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進行,這些機構與聯邦政府分享有關其運營費用的詳細財務信息。這些談判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最終會授予該機構的所有撥款的間接支持費率。費率通常有效期2-4年,直到下一個談判週期。
因為費率是各機構單獨協商而來,所以這些費率通常在30%到近70%,這也就意味著NIH直接支出授予的每1美元,會有30-70美分用于大學管理費用。且這些費率在知名大學中通常特別高;例如,哈佛大學的間接成本費率為69%,耶魯大學為67.5%。德克薩斯大學的費率為59%。這也是馬斯克直斥“敲竹槓”的原因。
然而,對于這是不是在“敲竹槓”,間接經費削減的消息出來後,美國的知名醫藥媒體STAT News解釋道:這些間接經費不僅是馬斯克口中“抽成”,也包括水、電、設備維護等必要成本,“科研機構嚴重依賴間接成本費用來運作”。一些私人基金會把這類支出歸入直接經費,然而政府的經費要求中,這些必須歸入間接經費,所以看上去慈善基金會的科研經費的間接經費比例會比政府經費低得多。
在那篇報道中,一位掌管著20億美元預算的腫瘤中心機構負責人表示:“沒有人說研究成本是完美的……但間接成本對于支付研究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如果說NIH間接預算的削減可能會在一些不明情況的普通民眾中找到一點支持,對于NSF科研經費的凍結、審查和削減的決定,就更加讓人意外了。
早在1月28日,《自然》雜志以“特朗普團隊宣布凍結聯邦撥款,美國科學界陷入混亂” 為名報道了美國經費凍結又取消的烏龍,然而在那之後,開始有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報告自己的經費被被凍結,解凍遙遙無期的個案。《科學》和《自然》各自發布了一篇獨家調查,來勾勒這場針對研究經費的“審查”,並評價說:“解凍了撥款,卻仍在繼續審查研究項目,引發了混亂”……
據《自然》雜志報道,100 多名直接從NSF支持的一個科研項目領取工資的博士後研究員被拒之門外,他們不知道如何維持生計。盡管該系統現已恢復,但博士後們仍然忍不住擔心該如何支付食物、房租和信用卡賬單。
特朗普政府1月27日凍結聯邦撥款,這一政策馬上引發了學術界的資金恐慌,過多研究人員湧入NSF的支付系統,爭相提取資金。這導致NSF在當天收到了“異常大的付款請求”,以至于不得不馬上關閉支付系統,暫停處理27日晚8點後的所有提款申請。
據STAT的報道解釋,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許多NSF資助的研究人員通過高校或其他機構獲得報酬,其他人則直接從該機構獲得資金尊龍人生就是傅,有權限登錄門戶網站並請求付款。除此外,雖然一部分直接受資助的人必須遵守某些付款時間表,但另一些人理論上可以申請一次性提取他們獲得的所有資金。而這一次,很顯然,很多人在恐慌性地申請一次性提取所有經費,如同銀行的擠兌,一下子讓系統亂了套尊龍人生就是傅。
一時間,NSF現有資金發放被徹底暫停,直到1月31日,聯邦法院又發布了一項臨時限制令,指示包括NSF在內的聯邦資助機構“……不得暫停、凍結、妨礙尊龍人生就是傅、阻止、取消或終止……獎勵和義務”。州檢察長表示,暫停付款違反了美國憲法,因為國會授權的資金不能被行政部門扣留。
然而,2月2日中午12點,NSF又重新打開了它的支付系統。不過,它自己也預計交易請求量會很大,在網站上提前預告稱,提款處理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天內出現短暫延遲”。
目前的最新消息顯示,新的研究申請仍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查,並且至少到2月7日後才會繼續推進流程。
盡管支付系統恢復運行,NSF 官方仍表示新萬博亞洲,將“依據最新行政命令”繼續審查所有撥款項目。這意味著,已經被批準的資金仍然有被取消的風險。
在一部分研究人員抱著“落袋為安”的心理大量提款的同時,另一些人則擔心,一旦撥款被重新審查,他們可能不得不歸還資金尊龍人生就是傅,因此不敢把全額經費用于研究項目。
“我們正處于停滯狀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學家 Maria Miriti 對《科學》雜志說。據《科學》報道,她目前負責一個 NSF資助50萬美元的科研項目尊龍人生就是傅,旨在建立一個本科生網絡,以促進該領域的多樣性。Miriti 還獲得了 NSF資助,用于研究幹旱地區的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這個網絡已經建立了,但如果 NSF最終又說了不,我們是否還需要把這些錢退回去?”她在這樣擔憂。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NSF的官員會對照一份“敏感詞”列表,來分析項目的標題、摘要和描述中是否出現涉嫌違反特朗普政府行政命令的詞匯。如果項目包含了“敏感詞”,就會被NSF重點標記為需要“進一步行動”,可能會要求其修改甚至全部終止。
在前述報道中,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教授 Morteza Dehghani說,基于關鍵詞的審查“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知識分子》獲取到網上流傳的一份文檔,裡面據稱包含了部分NSF審查所使用的“敏感詞”。南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Darby Saxbe在X上發帖公布了它,稱該列表來自于NSF的一位工作人員。
列表中的敏感詞包括DEIA相關的“多樣性”、“公平”、“包容”新萬博亞洲,政治相關的“倡導”、“特權”、“擁護”,性別相關的“女性”、“同性戀”,種族相關的“黑人和拉丁裔”、“西班牙裔”、“歧視”,還有“障礙”、“創傷”、“殘疾”、“仇恨言論”、“未被充分代表的”,以及其他詞如“系統性的”“社會經濟學”“文化遺產”“歷史”等。
這些通常會用于描述科研的意義和影響力、使得項目申請書增色的詞匯,現在卻突然都成了“敏感詞”,上了黑名單。
這些敏感詞在具體的研究中意味著什麼?Saxbe教授激動解釋道:“‘系統性’一詞在禁用列表上,因此對‘系統性炎症與健康’的研究會被特別審查;如果研究涉及政治學,也會被特別審查。美國最大的心理健康服務提供機構是退伍軍人管理局,但如果我研究(戰爭後的心理)創傷,同樣會被特別審查。如果我通過‘威脅偏向注意’(threat-biased attention)的方法來研究焦慮,由于‘偏見’一詞在列表上,仍然會被審查。”
“你不可能設計一項關于人類的研究,完全不用上面的任何一個詞。(這麼多敏感詞)會意味著生物醫學、腦科學、社會科學等研究在美國都將處于冰封狀態。”她說。
馬裡蘭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博士Jen Golbeck也發帖諷刺道,“女性”被列入敏感詞列表中,這意味著一個性別被禁止研究,而“男性”則顯然不受限制。
一份來自NSF官員的審查流程圖在網上流傳。項目官員被要求檢查他們管理的項目是否使用了這些“敏感詞”,然後與他們的主管討論。如果他們認為某項研究沒有違反行政命令,還要提供理由。
NSF的官員們似乎也對審查標準感到疑惑。這導致NSF不得不通過內部郵件來澄清很多“邊緣情況”。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例如DEIA(多樣性新萬博亞洲、公平性、包容性和可及性)中的“可及性”,在大部分情況下是敏感詞,但如果只被用于“數據可及性”的表述則沒有關系。“多樣性”也是敏感詞,作為地理多樣性之一的“農村社區”則不是;然而,“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仍然是敏感詞。
據《科學》雜志報道,這些審查讓 NSF 的員工們感到不安。他們沒有收到清晰的指導,如何判定一項研究是否違規完全取決于主管官員的個人理解。工會負責人警告稱,這種混亂甚至可能讓NSF官員自身陷入法律危機。
“敏感詞”審查的背後,NSF官員已然自顧不暇。根據週二的一場會議,NSF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裁員25%-50%。
在美國政府大規模裁員的背景下,NSF自然也不能幸免。彭博社報道稱,特朗普和馬斯克希望減少多達10%的聯邦政府員工,而現在只有超過2萬名員工、約佔員工總人數的1%簽署了辭職協議,接受最近政府提供的所謂延期退休“買斷計劃”,以及約八個月的薪資補償。2月6日將是這份“勸退計劃”的最後期限。
據Politico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家科學基金會項目經理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嚇壞人們,讓他們出于恐懼而自己辭職”新萬博亞洲。
2月7日,《科學》雜志上,一位“因害怕報復而要求匿名的 NSF 員工”說:“我的老板哭了,這不是 NSF 想要做的事情,但他們別無選擇。”
在那篇《科學》的報道中,很多受訪專家認為,美國的政府效率部要裁員、削減NSF經費,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這個科研資助機構是如何運行的,政府更願意聽一些類似美國著名的保守派經濟學家 Samuel Hammond的話。Hammond曾公開表示:“如果配備合適的人員和更明智的方法,國家科學基金會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員工就能運作,但效率會提高 10 倍。”然而,他們最終得到的會是一個毀掉的NSF。
一位NSF項目經理告訴《科學》雜志,如果白宮及其所謂的政府效率部真的要削減NSF的經費,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將這個預算近百億美元的資助機構削減一半將“摧毀美國在全球科學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
而正如STAT News中多位受訪者對于NIH削減間接經費的評論:“降低費率會導致科學人才流失到其他國家”。“這種情況,加上大學設施、能力和基礎設施的損失,可能會永久性地損害美國在全球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當你這樣削減管理費用時,你就是在破壞這個生態系統的根基,”一位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曾這樣評價NIH削減間接經費的行為。
據悉,目前新萬博亞洲,科學界人士正在發起一些訴訟,用以應對NIH間接經費的削減與NSF經費的審查,相關的變數與後續,《知識分子》將持續關注新萬博亞洲。尊龍凱時平台登錄,尊龍凱時app下載,科學研究!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上海景點,尊龍凱時 - 人生就是搏!平台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拉斯克醫學獎,